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歌仔】161008 薪傳歌仔戲劇團《山伯英台》


場次:2016/10/08 (六) 19:30
地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
主演:張孟逸 飾 祝英台、江亭瑩 飾 梁山伯、王台玲 飾 銀心、吳米娜 飾 士九、陳惠慧 飾 馬文才、
   簡郁庭 飾 祝母、蘇洺芸 飾 梁母、謝玉如 飾 老師、詹佳穎 飾 安童哥......等。



耳熟能詳的梁祝題材,應該不用再多贅述故事內容了。或許,該戲應該也是薪傳推出的作品中,
最為「古路」的演出之一(?) 簡單的布景陳設搭配演員大量的唱唸與身段,充分體現其 "寫意" 的精神;
而唱段的用字遣詞更凸顯台語文亦雅亦詼諧的多元性,也是現下歌仔戲的劇場演出中難得的一景。
對於想體驗 "近乎原汁原味" 的歌仔戲初心者來說,私心認為該版的《山伯英台》是很不錯的選擇。

好的,言歸正傳。來說說關於這部戲的感想,以及相關的一切 (啥?)
距離首次觀賞《山伯英台》(是的,這場是第二次) 約莫是近三個半月前 (6/25) 的新莊場,
期間未再觀賞該團的其他演出,也因故大量減少歌仔戲觀劇活動,用以營造久別勝新婚的氣氛 (才怪XDD
前後兩場的觀後感略有不同,演員本身或整體的呈現都不脫其既有的水準,當中也有些有趣的部分...
全劇一如題名《山伯英台》著眼在男、女主角外加必備的書僮男、女配角,其餘角色可謂過水川燙,
所以不是私心不討論,是真的沒有太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喂XD
OS: 連 馬文才的存在感都快比有點不明所以卻有獨立一場大篇唱唸的 安童哥稀薄了XDDD

關於母親一角,當初新莊場時有一度疑惑依照戲份比例,祝母與 梁母的演員應該對調才是,
不過下一秒就理解了其實XDD 梁母僅在 山伯彌留 (?) 前開始登場一直到歸天後沒多久結束戲份,
短時間內要馬上積累出對孩子受苦的不捨、喪子的悲痛與轉而對 祝英台的憤恨,的確不簡單;
而 蘇洺芸也恰如其分地詮釋該角,唱念作表都充分地入戲而沒有斷裂感,真心喜歡這段的演出。
相對的,祝母的出場頻率較高,但情緒轉折較 梁母簡單而直白 (欸XD
但由 簡郁庭擔綱演出在觀眾席看來卻是相當勉強,不過這無關資質或認真與否,
單純是有些角色有賴一定的人生歷練或演藝經歷才會更有說服力,尤其在對手為老師級的對照下。

由 王台玲飾演的 銀心及 吳米娜飾演的 士九算是中規中矩地各司其職;以前者的資歷來說,
掌握 銀心一角應該沒有太大的挑戰,最大的課題應該是如何避免出門被 梁母暗殺 (喂XD
畢竟在樓臺會上如果沒有那麼大聲地跟 士九爆料自家官人另下嫁他人的話,山伯也不會那麼快掛 (?
至於 士九兩次看下來感覺有點長大了,相較於新莊場有點(年)幼稚(氣)的表現,這次多了點從容感;
吳 的戲感與舞台自信度個人覺得是在薪傳新生代演員中相對出色的,期待能有更為多元的演出機會。

至於整部下來理解力都沒有很高的 梁山伯由 江亭瑩飾演,相較新莊場的扣分印象,這次算是扳回一城,
或者說,有更上層樓的精進感。既有的憨直與應對在西湖時那根本有病的 英台都處理得相當不錯,
後段在〈樓台會〉、〈討藥〉乃至於〈歸天〉的大篇幅情緒的堆疊都相較前次多而豐富;
該說是 "比較入戲" 了嗎? XDD 總之,二次觀劇能看到這樣的改變,身為觀眾是樂見其成的。
不過很顯然地 祝英台都知道你理解能力不高照樣自以為柯南地一直讓你猜謎到內傷,
啊你還真的為此鬱悶而死也實在是笨甲有剩 (無奈) 好歹上一下靠北女友抒發一下說不定會活比較久 (?

而相較於能量值上升的 山伯桑,這次的 英台妹妹倒是含蓄得有些過頭 (?) 明明在西湖就奔放無比XDD
一開場還想說是考量演員唱腔太大腹而刻意調整mic嗎? 悶成這樣是要呼應 英台的悶騷是否XD
不過就在所有演員近乎唱過一輪後,問題還是回歸到演員本身的收放拿捏度吧。
以往 張孟逸的演出一遇情緒濃時唱腔就會過放造成咬字不清與聽覺的疲乏,
而演員也或許是有所同感 (?) 地在後來的幾次演出中做調整,也因此讓 "悲苦" 的詮釋多了分餘韻;
不過這次不知道是本身狀況抑或是其他考量影響其「收」的程度,足以影響唱段的聲音表情,
縱使透過身段與神態的表現在〈遊西湖〉時「媚」得出彩,在〈樓臺會〉與〈哭墓〉又「悲」的唯美,
其唱腔所蘊含的戲感卻沒有相對應的到位,尤其在前段 山伯開外掛地推進下,著實可惜。


謝幕時方知 廖老師身體欠安將麥克風交由 張孟逸代為致詞,首次體驗其實也蠻有趣的 (喂XD
整體感言不脫 廖老師會有的形式,大概只差問在場觀眾「傳統戲有好看無~~~?」XDD
在此祝福 廖老師早日康復、勇健又大腹 (欸?

算下來在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觀劇的次數應該近五次或更多,且 薪傳的演出應該佔了大部分,
以場地來說這裡並沒有到理想的程度,而觀劇品質也因為有較多比例的台上演台下聊的鄉親影響甚多,
不過意外地自己並沒有起殺意 (並不是XD 或許是周遭多為初次或是少接觸歌仔戲的觀眾群,
聊的主題又多為 "這動作金水"、"台語安捏共金促咪" 以及 "這個金敖唱、那個也不錯" 之類的...
或許,這次的安排對演出單位及大部分的觀眾來說,是雙贏的一場。
啊當然也不乏 "平常九點四十五就差不多了這團還超過十點還沒結束喔?" 的聲音啦XDD


再來是比較傷人的話題,在本次已經先關掉少數的一層樓後,感覺紅椅背較上次多得更刺眼 (?
但這是劇團要去思考與克服的問題,不管要把它歸咎於時間、地點乃至於天氣與當地觀劇習慣。
(晚間十點半出劇場走在滂沱大雨的基隆根本崩潰,不知道的人以為裏頭演的是白蛇在水漫金山XDD

回歸演員本身,在看似多產且活躍的演出行程中,其形式與角色性質嚴格說起來都很相似,
相信這也是本戲台有發表關於 薪傳作品的心得裏頭最常碎唸到可以乾脆複製貼上的部分 (欸XD
在完全可預期的角色安排與既定的劇情框架下,只能偶有期待在某個細微的部分有所成長;
對於新生代或是已成氣候的演員來說,無形中都是種損耗,而對觀眾來說,沒有期待沒有火花,
或許就沒有動力,更遑論票房的推進與觀眾群的推廣。


然,解鈴還需繫鈴人,畢竟既有的客群續航力有限,而演員的演藝年華更是有限。對吧?


********** 好的看完還是要工商服務一下新生代演員很努力的 ***********

11/05 (六) 14:30 大稻埕戲苑《拜月亭》https://goo.gl/yQmoQk
11/06 (日) 14:30 大稻埕戲苑《拜月亭》https://goo.gl/a0Z4zN
11/19 (六) 14:30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花田錯》https://goo.gl/NRBZd1
11/25 (五) 19:00 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鐵面情》(新苗藝生成果展演) https://goo.gl/tdszeo

更多資訊及即時(?)訊息還請關注 薪傳歌仔戲劇團官方F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